学院小喇叭+MORE
财院小喇叭

22


2018.06
【聚焦财经】财经学院办学特色!
财经学院是我校重点打造的学院,也是学校招生规模最大的二级学院之一,学院全力打造高薪专业:会计、财务管理,在专业人才的培养上,我们更加专业和精准,为区域经济的发展输送了大量优秀的毕业生,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8%以上,学院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独一无二的办学特色: 1、专业带头人:邀请国家级杰出教师担任学术带头人,全程参与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 2、人才培养模式:以就业为导向,以技能培养为核心,培养过程中将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职业素养的提升高度结合,学生在校即成为“准职业人”; 3、课堂教学方式: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主体,老师做引导,翻转课堂, 全实帐操作; 4、素质教育模式: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不仅注重专业知识的提升,更是将职业素养的提升作为职业人要求的必备技能来要求, 5、校企合作模式:学院和多家大中型企业、会计师事务所共建实习就业平台,三年的时间每年都以不同的实习方式要求学生达到实践学分的要求,学生上学即上岗。

22


2018.06
【乐学财经】创新、全方位的育人模式
创新、全方位的育人模式 ...

22


2018.06
【媒体财经】四川教育新闻网报道我院公开示范课!
四川教育新闻网对我院5月24日的公开示范课进行了报道 http://www.scjyxw.com/gaoxiao/news/20170525/1000010000045483.html ...

21


2018.06
【媒体财经】国家、省级媒体竞相报道我院教学改革成果!
              媒体报道-成都商报(图1)          &...

22


2018.05
关于2018年春季组织落实期末考试命题工作的通知
按照学校校历安排,现启动本学期期末考试的各项准备工作。请各二级学院务必精心组织,严格按照考试与学籍管理中的《考试命题质量规范》、《教考分离实施办法》等相关规定,审查命题质量,保证期末考试各项工作的顺利完成,具体要求及流程如下: 一、考试时间安排 本学期第18周(7月7日前)为所有考查课、选修课、提前考试课程的考试时间,由各二级学院合理安排任课教师组织好考试工作并将提前考试安排报教务处备案;第19周(2018年7月9-14日)为学校统一安排的期末考试;具体考试安排见教学事业部的通知。 二、 命题和制卷 本学期学校将把教考分离作为促进教风建设、带动学风建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抓手加以贯彻。为了及时有效的组织好此项工作,及早做好相关准备,特对本学期考试课程试卷命题工作提出以下要求: 1.各二级学院要加大对本学期考试课程命题工作的引导与管理,坚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组织教研室认真开展试卷内容的专题研讨。同一门课程,由教研室组织进行统一命题,按照学校统一要求和标准规范,提交6-8份试卷(前两学期已完成10套以上的建议出A、B两套试卷),各试卷内容重复度不得超过30%。试卷中试题内容原则上要覆盖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内容,应知应会的三基题占60%,中难度综合性习题占30%-32%,高难度习题占8%-10%。同一门课程的试卷,题目选型标准应该规范统一。试卷中每道题都应注明得分标准,并将命好试卷与标准答案电子版与学院领导、教研室主任填写评审后的《四川科技职业学院 —— 试卷审阅表》一同提交教学事业部。 2.为了及时有效的组织好本次学期试卷命题工作,为期末考试工作的顺利开展做好充分的准备,请各二级学院务必于5月31日之前完成试卷命题和答案工作,并在6月1日前以电子文档方式上传教学事业部学籍考务科王涛老师,试卷提交时建立文件夹,文件夹以“课程名称—命题老师”命名,文件夹内需要包含:1-8标准试卷,1-8卷答案的Word文件,文件以“课程名称1卷、2卷…8卷”、“课程名称1卷答案、2卷答案…8卷答案”命名,逾期未交影响考务工作造成严重教学事故者,将按照事故责任追究责任。 3.试卷格式应严格按照《四川科技职业学院考试试卷模板》(见附件三)执行,每份试卷均需附上各教学单位主管教学负责人签字的《四川科技职业学院试卷审阅表》、参考答案或评分标准。 4.考核方式为论文写作的课程,可将论文题目制作成试题单,并附上《四川科技职业学院课程考查(论文)专用封面》(附件七)。 5. 任课教师应要求学生全面复习所学内容,不得随意缩小或指定考试范围,不得提示或暗示考试内容。 6、多项选择题统一标准为: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7.有图纸的试卷要求图纸清晰,以图片形式保存在试题中。 8.考查课除考查表之外还需要印刷的表,另附一页与考查表放在一个文件中。 9.按照教考分离的原则,本学期期末考试最终将按以下方式来确定考试试卷:①从6套题中随机抽取一套题,作为期末考试试卷。②从6套题中组合成一套题,作为期末考试试卷。③从题库中随机抽取一套题,作为期末考试试卷。④请第三方专业老师根据我校考试课程的课程标准、教材内容等资料进行命题。⑤与考证相关的课程,将从等级考试题库中抽题,作为期末考试试卷。 三、考试的组织与管理 1. 各学院必须成立期末课程考试领导小组,负责对考试各环节工作安排进行督促、检查和巡视。 2. 各学部组织的提前考试,实训课考试,必须对考生、教室进行统一编号,做到隔位安排,单人单桌。如教室安排确有困难,可将不同年级不同课程交叉编排考试座位。 3. 特殊考试,提前考试科目,任课教师必须到教室监考,考试结束后任课教师将学生试卷统一收回以便评阅(按监考员职责执行)。 4. 《四川科技职业学院考试日程安排表》(另附通知)及期末考试领导小组名单于2018年6月中下旬公布,以便组织检查和供网上查询。 四、考试成绩录入 1. 所有考试的平时成绩录入时间在2018年7月9日前完成。 2. 提前考试、过程化考试 、特殊考试科目的期末成绩录入时间在2018年7月9日前完成。 3. 统一组织考试的科目,原则上均应在该课程考试结束后3天内完成阅卷和登分工作(阅卷、登分要求见附件七)。 4. 所有考试完成后,向教学事业部提交:①学生试卷及成绩分析表,②学生考试签到单,③成绩单,④平时成绩登记表,⑤学生测评卡,⑥标准空白试卷,⑦评分标准(参考答案),⑧参考学生试卷(按签到单顺序排列)。(提交材料按此顺序排列)。 5.试卷分析成绩应呈正态分布,做出柱状图。 附件一:教学事故处理办法(考试类) 附件二:关于考试命题规则及事故认定的补充办法 附件三(1)(2):《四川科技职业学院考试试卷模板》 附件四:《四川科技职业学院试卷审阅表》 附件五:《四川科技职业学院试卷分析》 附件六:《四川科技职业学院阅卷登分要求》 附件七:《四川科技职业学院课程考查(论文)专用封面》 附件八:《实训考试、上机课考试模版》 附件九:《四川科技职业学院课程教学总结》 附件十:《四川科技职业学院评分参考答案模板》

18


2018.05
关于举办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校内赛的通知
关于举办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校内赛的通知 全校师生: 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第三届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大学生重要回信精神,教育部定于2018年3月至10月举办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详见附件1)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是根据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李克强总理亲自提议举办的,刘延东副总理在前三届大赛中均亲临总决赛视察,作为由教育部牵头的全国高校顶级赛事,大赛已成为覆盖全国所有高校、面向全体高校学生、影响最大的赛事活动。为进一步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热情,充分展示我校创新创业教育成果,搭建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与社会投资对接平台,学校将举行第四届四川科技学院“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暨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四川科技学院选拔赛。现将有关事项及安排通知如下: 一、大赛主题 勇立时代潮头敢闯会创扎根中国大地书写人生华章 二、参赛项目要求 (一)主赛道参赛要求 参赛项目能够将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紧密结合,培育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新模式;发挥互联网在促进产业升级以及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中的作用,促进制造业、农业、能源、环保等产业转型升级;发挥互联网在社会服务中的作用,创新网络化服务模式,促进互联网与教育、医疗、交通、金融、消费生活等深度融合。参赛项目主要包括以下类型: 1.“互联网+”现代农业,包括农林牧渔等。 2.“互联网+”制造业,包括智能硬件、先进制造、工业自动化、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材料、军工等。 3.“互联网+”信息技术服务,包括人工智能技术、物联网技术、网络空间安全技术、大数据、云计算、工具软件、社交网络、媒体门户、企业服务等。 4.“互联网+”文化创意服务,包括广播影视、设计服务、文化艺术、旅游休闲、艺术品交易、广告会展、动漫娱乐、体育竞技等。 5.“互联网+”社会服务,包括电子商务、消费生活、金融、财经法务、房产家居、高效物流、教育培训、医疗健康、交通、人力资源服务等。 6.“互联网+”公益创业,以社会价值为导向的非盈利性创业。 参赛项目不只限于“互联网+”项目,鼓励各类创新创业项目参赛,根据行业背景选择相应类型。以上各类项目可自主选择参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 参赛项目须真实、健康、合法,无任何不良信息,项目立意应弘扬正能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参赛项目不得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所涉及的发明创造、专利技术、资源等必须拥有清晰合法的知识产权或物权;抄袭、盗用、提供虚假材料或违反相关法律法规一经发现即刻丧失参赛相关权利并自负一切法律责任。 参赛项目涉及他人知识产权的,报名时需提交完整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所有人书面授权许可书、专利证书等;已完成工商登记注册的创业项目,报名时需提交单位概况、法定代表人情况、股权结构、组织机构代码复印件等。参赛项目可提供当前财务数据、已获投资情况、带动就业情况等相关证明材料。 (二)“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参赛要求 参与“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的项目须为青年创新创业项目,在推进革命老区、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有创新性、推广性和实效性。从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科技兴农、电商兴农、教育兴农等多个方面开展帮扶工作,推动当地社会经济建设,助力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参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的项目可自主选择参加主赛道或“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比赛,但只能选择参加一个赛道。项目来源包括: 1.大赛参赛项目。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参赛项目可自主报名参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 2.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鼓励与乡村振兴、扶贫脱贫相关的国家级、省级、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参加活动。 3.其他参与项目。邀请历届大赛获奖项目、符合当地需求的社会项目参加活动。 三、参赛对象 根据参赛项目所处的创业阶段、已获投资情况和项目特点,大赛分为创意组、初创组、成长组、就业 型创业组,并增设了“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 (一)创意组。参赛项目具有较好的创意和较为成型的产品原型或服务模式,在2018年5月31日(以下时间均包含当日)前尚未完成工商登记注册。参赛申报人须为团队负责人,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可为本专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职生)。 (二)初创组。参赛项目工商登记注册未满3年(2015年3月1日后注册),且获机构或个人股权投资不超过1轮次。参赛申报人须为初创企业法人代表,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可为本专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职生),或毕业5年以内的毕业生(2013年之后毕业的本专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职生)。企业法人在大赛通知发布之日后进行变更的不予认可。 (三)成长组。参赛项目工商登记注册3年以上(2015年3月1日前注册);或工商登记注册未满3年(2015年3月1日后注册),且获机构或个人股权投资2轮次以上(含2轮次)。参赛申报人须为企业法人代表,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可为本专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职生),或毕业5年以内的毕业生(2013年之后毕业的本专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职生)。企业法人在大赛通知发布之日后进行变更的不予认可。 (四)就业型创业组。参赛项目能够有效提升大学生就业数量与就业质量,主要面向高职高专院校的创新创业项目(高职高专院校也可申报其他符合条件的组别),其他高校也可申报本组。若参赛项目在2018年5月31日前尚未完成工商登记注册,参赛申报人须为团队负责人,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可为本专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职生)。若参赛项目在2018年5月31日前已完成工商登记注册,参赛申报人须为企业法人代表,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可为本专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职生),或毕业5年以内的毕业生(2013年之后毕业的本专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职生)。企业法人在大赛通知发布之日后进行变更的不予认可。 (五)“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参与对象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可为本专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职生),或毕业5年以内的毕业生(2013年之后毕业的本专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职生)。 以团队为单位报名参赛。允许跨校组建团队,每个团队的参赛成员不少于3人,须为项目的实际成员。参赛团队所报参赛创业项目,须为本团队策划或经营的项目,不可借用他人项目参赛。已获往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金奖和银奖的项目,不再报名参赛。 初创组、成长组、就业型创业组已完成工商登记注册参赛项目的股权结构中,参赛成员合计不得少于1/3。 高校教师科技成果转化的师生共创项目不能参加创意组,允许将拥有科研成果的教师的股权合并计算,合并计算的股权不得少于50%(其中参赛成员合计不得少于15%)。 四、赛程安排 (一)报名(5月17日—5月26日) 1.参赛团队填写《四川科技职业学院“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项目汇总表》(附件2),并同商业计划书等相关材料一并提交所在学院,由学院汇总后5月26日前报组委会办公室(教14102办公室)。 2.参赛团队必须在官方指定通道进行网络报名。参赛团队可通过登录“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cy.ncss.cn)或微信公众号(名称为“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或“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任一方式进行报名,报名时间为学院初赛比赛之前。 3.各学院对报名参赛学生或团队做好“一对一”赛前指导工作。 (二)各学院初赛(5月28日—6月8日) 1.各学院制定院级初赛方案,并将比赛方案和比赛时间于5月26日前报送校赛组委会办公室(天府创业学院教14102室)。 2.各学院组织专家对参赛项目进行评审,于6月8日前完成院级初赛。 3.各学院根据分配名额(附件6)于6月8日前将入围校级决赛推荐名单(格式参照附件6)报送校赛组委会办公室(教14102办公室)。 (三)校级决赛(6月11日—6月14日) 1.第一轮:书面评审(6月11日)。参赛材料为项目计划书1份,初创组、成长组和就业型创业组参赛团队还需提交组织结构代码证、营业执照复印件及其他佐证材料(专利、著作、政府批文、鉴定材料等),使用A4纸双面打印装订;项目计划书电子版格式为PDF文件。经专家评审后,择优选拔进入校级现场决赛。 2.第二轮:现场决赛(6月14日)。现场决赛包括参赛团队现场创业项目展示陈述(5分钟)和回答评委提问(5分钟)等两个环节,校赛组委会邀请评审专家进行现场评审打分,决出金、银、铜等奖。 (四)备战省赛(6月15日—7月31日) 1.校赛组委会根据我校参加省赛的分配名额,综合校赛情况,择优推荐代表学校参加省赛的候选项目。 2.校赛组委会办公室协同相关学院和部门,对入围省赛的候选项目进行强化训练,做好信息跟踪、技术支持、优化包装,全力备战省赛。 五、项目材料准备 (一)报名材料:已完成网上报名,且齐全、符合要求的网上报名信息材料,由各二级学院为单位提交报名材料汇总表(附件2)。 (二)书面材料:项目计划书1份(组织结构代码证、营业执照复印件及其他佐证材料附后),使用A4纸双面打印装订(格式可参考附件4,非指定格式)。 (三)电子材料:包括1分钟展示视频及项目计划书电子版。视频格式不限,需保证画面流畅,声音清晰,大小不超过1G。项目计划书电子版为PDF文件,大小不超过30M。 (四)答辩材料:准备5分钟PPT汇报材料,用于现场展示和答辩。所有项目材料以学院+组别+赛道+项目名称+负责人的格式进行命名。 六、相关要求 请各二级学院进行广泛宣传,按照(附件6)组织学生团队参赛。学校希望各学校师生通过参与比赛将所学所知在更广阔的社会层面上投放,同时积极鼓励教师将科技成果产业化,带领学生创新创业。 请各有关部门安排专人负责本次大赛,并指定2名工作人员(教师)加入校级竞赛QQ群(群号:672251071,名称:川科互联网+校赛),以便及时获取竞赛相关信息。 请各有关部门于2018年5月20日前将四川科技学院第四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联系人信息表(附件3)电子版报送至大赛组委会指定邮箱。 联系人:王艺霖 刘游双 电话:18086845501 电话:18008074400 联系单位:天府创业学院(教14102);互联网+学院(教7201) 邮箱:2175683431@QQ.COM 附件1:教育部关于举办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通知 /uploads/attached/file/20180517/20180517212614_84772.docx 附件2:四川科技学院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项目汇总表 /uploads/attached/file/20180517/20180517211528_77653.xls 附件3:四川科技学院第四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联系人信息表 /uploads/attached/file/20180517/20180517211718_97107.xlsx 附件4: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赛项目计划书参考提纲及撰写注意事项 /uploads/attached/file/20180517/20180517211820_71949.doc 附件5: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报名、评审系统操作 备注:请找创业学院索要 附件6:各学院组织参赛项目数量 /uploads/attached/file/20180517/20180517211910_74261.doc 附件7:四川科技职业学院校级团队、各级各类竞赛管理规定(试行) /uploads/attached/file/20180517/20180517212715_97687.docx 四川科技职业学院 2018年5月17日

14


2018.05
【职教活动周】财“金”之星会计技能大赛获奖名单
【职教活动周】财“金”之星会计技能大赛获奖名单

02


2018.05
关于财“金”之星会计技能大赛的通知
为激发我院学生对专业学习的积极性,帮助我院专业学生熟悉初级会计职称无纸化考试环境,快速提高考生应试水平,我院于2018年5月9日下午在财经实训室举办财“金”之星会计技能大赛,该大赛面向全体16级学生,模拟真实考试环境和题库,包括《初级会计实务》、《经济法基础》模块,让大家熟悉无纸化考试,摸清题型,提高做题正确率,为接下来的初级考试加分。即日起,学生通过班级报名,各班班长进行参赛人员登记,报名日期截止到2018年5月7日止。
Copyright ® 2006-2023 SCSTC.CN 蜀ICP备18005196号-1
招生咨询电话:028-36792608、36792609、36792611、36792612
学校地址:四川省天府新区视高经济开发区花海大道大学路1号      四川省环天府新区天府大道陵州大学城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