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陈彬报道 公共财政资金的绩效宏图如何舒展?日前,重庆市财政局一纸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实施意见的通知,吹响了“一分部署、九分落实”的冲锋号。按照要求,市级和区县分别于2020年底、2022年底前基本建成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
据介绍,之前重庆预算绩效管理实施意见对标对表中共中央国务院意见,进一步明确了预算绩效管理主体责任,细化了预算绩效管理举措,强调了支撑体系建设。市财政局此次从微观的角度,就全面预算绩效管理怎么抓、抓什么做出了细化。
——把财政资金运行全程置于绩效管控“流水线上”。凡是新出台重大政策、新实施项目,必须开展事前绩效评估,并将结果作为申请预算的必备要件。编预算的时候必须设置预算项目绩效目标,这是前置条件,并与预算同步审核、批复、调整和公开。预算执行的时候,动态监控绩效目标实现程度和预算执行进度,监控结果作为继续安排预算的要件。决算的同时进行全面绩效评价。
——把绩效“标尺”丈量到财政资金使用的方方面面。实施绩效管理从一般公共预算向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拓展,从政策项目向政府部门单位整体拓展,从本级政策项目向对下转移支付拓展,从常规项目向政府投资基金、政府采购、政府购买服务、政府债务等项目拓展。
——把绩效结果较差的“板子”打到单位和个人身上。主管部门负责本部门本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牵头政策和项目预算绩效实现情况的监督管理,实行奖优罚劣、奖罚分明,把部门整体绩效与部门预算安排挂钩,把下级政府财政运行综合绩效与转移支付分配挂钩,把绩效结果与调整优化政策和项目支出结构挂钩。对绩效监控、绩效评估评价结果弄虚作假,或者预算执行与绩效目标严重背离的,还将提请相关部门对单位及其责任人追问责任。
财政资金随预算科目流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方方面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不能从单一的视角去审视和作为。市财政要求,部门和区县要注重预算绩效管理与机构改革、政府职能转变等有效衔接,及时梳理总结好的经验和做法,相互学习借鉴,确保预算绩效管理扎实落地。
来源:中国财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