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合组织】:
因疫情影响,2020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动下降38%,降至8460亿美元,为2005年以来的最低水平。2020年下半年和2021开年至今,跨境并购活动复苏,可能推动2021年外国直接投资反弹。作为少数几个保持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之一,中国将取代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投资目的地。
【参考消息网】:
英媒《对话》发表评论称,目前全世界70%的疫苗由印度生产,印度暴发新冠危机意味着上述疫苗的出口被推迟或取消,这导致许多国家容易遭到新一波疫情的侵袭,很可能会延误它们恢复常态的努力。如果主要大国不能竭尽所能施以援手,那么印度的危机将在短时间内演变成一场世界危机。
【央视财经】:
发布中国青年消费大数据。在2021年消费预期中,旅游、保健养生和教育培训位列18-25岁年轻人消费榜单的前三甲。预计年轻人2021年在保健养生上增加消费的比例将同比上涨7.5个百分点,年轻人已经成为保健品市场不可忽视的力量。
【文旅部】:
2021年“五一”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2.3亿人次,同比增长119.7%,恢复至疫前同期的103.2%;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132.3亿元,同比增长138.1%,恢复至疫前同期的77.0%。
【经济日报】:
近日,各地陆续公布一季度财政收支数据,多地财政收入出现恢复性增长,收入规模已恢复至疫情前水平。一季度,地方财政收入大部分地区实现两位数增长,不少地方出现20%以上的高增长;财政支出呈现平稳增长态势,支出进度相对较快。虽然一季度地方财政收入呈现恢复性增长,但受经济下行压力、疫情防控常态化及减税降费等因素影响,各地财政收支矛盾依然突出。
【上证报】:
近日,监管部门在业内展开信用债市场风险情况书面调研,旨在全面摸清保险资金信用债交易情况和风险底数。调研内容包括,当前信用债市场风险主要表现形式,包括但不限于信用、利率、流动性等风险;近期信用债市场发生个别高评级主体、国企信用债违约事件,对公司一季度末表内外资产质量有无影响,包括公司直接或间接持有债券违约情况、发行主体及关联企业贷款资产质量,以及分红险、万能险投向信用债占比,涉及违约信用债产品及金额等。
【海口海关】:
假期前三天,海关共监管离岛免税购物金额4.85亿元,购物人次6.54万人次,同比分别大涨215.24%、140.23%,人均消费超过7400元。
【世卫组织】:
全球新增确诊病例数连续第二周保持最高水平。4月最后一周,全球新增确诊病例超过570万例,已连续9周上升;新增死亡病例超过9.3万例,连续7周上升;东南亚区域新增确诊病例和死亡病例均显著增加,90%以上来自印度。4月最后一周,全球46%的新增确诊病例和25%的新增死亡病例来自印度。
【环球时报】:
印度通信部发布公告将允许爱立信、诺基亚、三星等全球电信设备制造商参与印度的5G试验,但未将中国企业列入其中。外媒称,由于中印边境对峙冲突,印度的电信运营商一致避免与中国电信企业在5G领域合作;印度电信运营商避开中国华为和中兴的决定,与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此方面的行动遥相呼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