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总理】:
各国疫后复苏绝不能重回高污染、高排放发展的老路,要坚定追求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共赢,坚决抑制粗放型增长冲动。紧抓疫情催生的新业态、加速数字化转型、激发发展新动能等新机遇,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
【央视网】:
今年端午假期民航市场仍处于返乡探亲、家庭出游、小团自由行等多种出行需求叠加的状态。与“五一”假期的全价票不同,端午节期间,大部分航线、甚至部分热门航线,目前还有大量折扣机票。业内称,这样的高性价比错峰出游季将持续到端午假期。“暑期”传统出游旺季时,机票和酒店价格将会进一步上涨。
【金融时报】:
近期人民币汇率有所升值。往前看,既有支持人民币升值的因素,也有支持人民币贬值的因素。未来可能推动人民币贬值的四大因素不能忽视。一是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二是美国经济强劲复苏带动美元走强。三是全球疫情逐渐得到控制和供给能力恢复。四是美国资产泡沫可能破裂,全球避险情绪升温。若未来通胀持续超预期,联储很可能收紧货币政策,资金从新兴市场大幅回流美国,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货币将面临明显贬值压力,需要警惕。
【环球时报】:
任正非在内部会议上称,由于受到外部限制,华为很难在短期内生产先进硬件,应该专注于构建软件生态系统,如鸿蒙操作系统、全场景AI计算框架Mindspore和其他IT产品。华为正专注于软件开发,因为该领域的未来发展不受美国控制,将有更大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华为可以“扎到根,捅破天”。此外,还建议软件团队聘请专业心理人士提升青年员工心智成熟。
【中国能源报】:
近期,生态环境部通报多起中央环保督察典型案例。从通报情况看,当地政府及相关主管部门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积极推动”,或许是“高耗能、高排放”项目还敢顶风作案的主要原因。地方政府部门之所以甘愿为“两高”项目“暗撑保护伞”“偷偷开绿灯”,主要原因无非是“两高”项目拉动经济增长的效果异常明显。严控“两高”,不能当耳旁风。
【央行前调查统计司司长盛松成】:
当前人民币过快升值有可能已经出现超调,未来看不可持续。美国经济下半年有望出现全面反弹,美元或随之走强。人民币汇率升值无法抵消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不能成为工具;人民币汇率超调是短期投机行为,不可持续。要防止短期资金大量流入,推高人民币汇率,扰乱我国金融市场和货币政策的独立施行。
【美国保尔森基金会副主席兼总裁戴青丽】:
中国将成为气候商业热潮的核心。碳可能成为新的货币,由中国来制定条款、标准和定价。以环境产品和服务为例,中国已经开始向外国公司进一步开放。
【广州市卫健委】:
5月21日以来感染者中已检测的基因测序结果高度同源,均为印度发现的新冠病毒变异株,传播速度极快。5月30日,广州市海珠区、越秀区发布全员核酸检测通告。5月30日开始,在荔湾区继续组织核酸筛查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全员核酸检测范围,区域覆盖到越秀区、海珠区全域,以及天河区、白云区、番禺区的重点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