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财政部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5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6739亿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2.9%,按自然口径计算下降10.1%。其中,全国税收收入72459亿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1.4%;非税收入1428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1%。分税种看,受工业增加值、服务业生产指数等相关经济指标增速放缓,以及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缓税政策延续实施等因素影响,国内增值税在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下降0.6%。而企业所得税,在煤炭、原油等行业利润增长的带动下,增长4%。受一般贸易进口增长6.5%等因素带动,进口货物增值税、消费税增长16.8%。出口退税比上年同期多退1704亿元,增长25%,有力促进出口平稳发展。从财政支出来看,1—5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9905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9%。社会保障和就业、教育、卫生健康等民生重点领域支出得到有力保障。
2、16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数据显示,截至5月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约24.2亿千瓦,同比增长7.9%。其中,风电装机容量约3.4亿千瓦,同比增长17.6%;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3.3亿千瓦,同比增长24.4%。1-5月份,全国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1462小时,比上年同期减少69小时。其中,火电1720小时,比上年同期减少97小时;核电3081小时,比上年同期减少41小时;风电976小时,比上年同期减少78小时。
3、 国家发展改革委今天(6月16日)举行新闻发布会,相关负责人介绍,5月份以来,全国疫情整体呈现下降态势,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经济运行逐步企稳。分析指出,5月中国经济运行的积极变化增多,随着一揽子稳增长政策措施落地见效,6月经济运行有望进一步改善。 从生产供给看,主产区小麦迎来大面积收获,夏粮有望再获丰收。工业企业复工达产加快推进,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0.7%,增速回升明显。服务业生产逐渐恢复,物流保通保畅成效日益显现。从市场需求看,前5个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2%,投资关键作用进一步发挥,居民消费在稳步恢复,外贸进出口增速明显回升,其中出口增长15.3%,加快13.4个百分点。
4、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14日表示,十年来,我国信息通信业实现迭代跨越,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网络基础设施。其中,光纤网络接入带宽实现从十兆到百兆再到千兆的指数级增长,移动网络实现从“3G突破”到“4G同步”再到“5G引领”的跨越。辛国斌是在14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的“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作出上述表述的。会上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历史性实现全国行政村“村村通宽带”,网络提速降费深入实施,宽带网络平均下载速率提高近40倍,4G基站规模占全球总量的一半以上,建成5G基站达到161.5万个。
5、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14日表示,从2012年到2021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从16.98万亿元增加到31.4万亿元,占全球比重从22.5%提高到近30%。制造业规模实力进一步壮大,夯实了经济发展的根基。辛国斌是在14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的“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作出上述表述的。辛国斌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产业创新力、竞争力、抗风险能力实现整体跃升,有力夯实了经济发展的根基。会上发布的数据显示,从2012年到2021年,我国全部工业增加值由20.9万亿元增加到37.3万亿元,以不变价计算,年均增长6.3%,远高于同期全球工业增加值2%左右的年均增速。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从2012年的9.4%、28%提高到2021年的15.1%和32.4%,产业结构加快升级。制造业中间品贸易在全球的占比达到20%左右,开放合作不断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