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月以来已有234家上市公司股东宣布减持计划,26家上市公司计划减持占比在5%以上。传闻实验猴开放进口,“猴茅”跌停6月20日,昭衍新药小幅低开,随后快速下落直至跌停,盘中多次有资金试图翘板,仍以跌停收盘。昭衍新药盘后数据显示,机构专用席位占据卖出前五席中四席,合计净卖出超3亿元,其中卖一专用席位净卖出1.15亿元。消息面上来看,昭衍新药此次跌停或与近日一则公告有关。6月17日,市场监管总局、农业农村部、国家林草局发布公告,即日起停止执行《关于禁止野生动物交易的公告》。市场人士认为,该公告停止执行或意味着实验猴开放进口,此前昭衍新药曾收购公司以增加实验猴来源,开放进口将对昭衍新药产生利空。对于这一市场解读,昭衍新药内部人士回应,“废止是说老百姓日常用的经济型动物现在可以正常交易了,但是跟(实验)猴是完全不挂钩的,什么时候(实验)猴可以进口还要看未来的动向。放开猴子进口也是种群的进口,不是普通实验用猴,短期内对我们的供给没有影响,本来我们自己的猴子还要从市场采购”。
2、昭衍新药被冠以“猴茅”之名。6月6日公司公告称,其将2万只实验猴划归至名下。此前公司曾披露,拟以9.75亿元收购广西玮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以8.3亿元收购云南英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两笔交易合计金额超过18亿元。2018至2019年食蟹猴价格快速上涨,2022年一季度末上涨至15万元/只左右。昭衍新药近期在CRO概念股中突出,自低位反弹已超过40%,值得注意的是,昨日晚间昭衍新药发布一则公告,公司董事已减持1.51万股,减持计划尚未实施完毕。另外,本月中旬昭衍新药已发布两则股东减持计划公告,近期公司有部分限售股解禁,股东密集减持。国金证券研报认为,按照现有政策,放开种猴进口,对商品猴供给没有影响,目前政策只能进口种猴,不能进口商品猴,考虑到猴周期的问题,繁育的F1代最早要2026年才能出栏,因此对商品猴供给没有影响。
3、九号公司存托凭证持有人拟大比例减持。昨日晚间,九号公司发布公告表示,公司的第一、第二、第四大股东拟通过集中竞价或大宗交易的方式减持,拟减持存托凭证数量占公司存托凭证总数的比例合计不超过11%。今年以来,九号公司股东已数次进行减持。包括九号公司在内,本月以来已有234家上市公司股东宣布减持计划。按顶格减持最新收盘价计算,药明康德计划减持金额最高,达到86.82亿元,其他还有中金公司、九号公司、东航物流、光威复材拟减持金额在20亿元以上。板块上来看,计划减持金额较高的个股中包含多只CRO概念股,包括药明康德、皓元医药、昭衍新药,拟减持金额均在8亿元以上。药明康德日前公告,因自身资金需求,公司实际控制人及一致行动人计划减持公司总股本不超过3%的股份。减持公告发布下个交易日,药明康德盘中一度跌停,收盘报跌9.56%。
4、有分析人士指出,这种“盛况”是游资炒作而成,不过无风不起浪,游资某种意义上也是在寻找“风口上的猪”。近日,中通客车频频曝出利好,结合市场消息来看,主要是“核酸检测车”“ 国企改革”“太阳能增程式智能驾驶”等热点题材助推了其股价一路飙升。但是,翻看中通客车披露的信息不难发现,这些“利好”并未对公司业务产生重大影响,甚至还仅停留在概念阶段。而其主营业务更是难以支撑这样的连日暴涨,过去5年,其总营收呈现出下降趋势,净利润更是一路跌至负数。有意思的是,在多个公告中,中通客车均表示,公司不存在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信息,公司基本面没有发生重大变化,也没有媒体报道可能导致股价波动的重大信息等。有股民调侃称,这言外之意便是“除了股价不正常,哪里都正常。”核酸检测车引爆“妖王”。
5、近日,受多轮汽车促消费政策的刺激,汽车板块迎来上涨行情。但中通客车的股价暴涨并非建立在该逻辑之上,而是在核酸检测车等概念带动下的爆炒。把中通客车吹上风口的核酸检测车,并不是新产品。据中通客车官网,早在2020年11月,中通客车就推出了核酸检测车。直至今年3月份,随着疫情有所抬头,中通客车开始较为密集地宣传该款核酸检测车。中通客车表示,其核酸检测车可实现随采随检,最快2个小时出结果,每辆车的日检测量达到10万人次。
不过,当时核酸检测车概念还未受到市场的追捧。随着局部疫情升温,不少城市大范围开展核酸检测,与核酸检测车较为相似的核酸检测亭概念先成为了市场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