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逆全球化抬头,半导体国产替代空间巨大:半导体国产替代成长空间依然很大。我们认为中国的半导体产业链依然具备非常大的国产替代空间,上游的半导体材料设备,以及下游的IC设计公司依然具备巨大的增长潜力。存储芯片,市场不断扩容、汽车智能化升级带动需求提升,车载存储市场规模将在2021年突破43.5亿,预计到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82.6亿元,期间CAGR将达到17.39%。我们看好国内优秀的存储厂商,兆易创新(603986)、北京君正(300223)、普冉股份(688766)、东芯股份(688110)。
2、由于全球原油供需紧张叠加俄乌地缘政治冲突影响,原油价格历史第三次突破100美元/桶。在原油价格带动下,化工品价格指数CCPI同步跟涨。受益于化工品价格的显著攀升,外加龙头企业自身完整的产业链优势,以万华化学、恒力石化、华鲁恒升、扬农化工为代表的龙头白马企业的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均创下历史新高,并有望再上新的台阶。然而与业绩表现相反的是当前龙头白马企业估值位于历史底部位置,万华化学、恒力石化、荣盛石化的PE-TTM仅在10倍左右,荣盛石化估值更是处于2018年以来的0.8%分位。而华鲁恒升、龙佰集团、鲁西化工的PE-TTM则不足10倍,同样也处于2018年以来的估值底部。当前时点,龙头白马极具配置价值。
3、俄罗斯和乌克兰为全球小麦、玉米和葵花籽油的贸易大国,俄乌冲突及疫情反复既影响了粮食生产,又影响了全球粮食贸易,从而推升了全球粮食价格。在此背景下,农户种植意愿有望提升,推升化肥需求。而供给端,俄罗斯作为全球化肥出口大国之一,其陆续受到欧美国家制裁,并被踢出SWIFT协议,同时其自身也在延长化肥出口限制期限,叠加白俄罗斯同样受到欧美国家制裁。受此影响,全球化肥供应明显收缩,呈现供不应求状态,钾肥、磷肥国际价格快速上涨。在钾肥、磷肥价格显著上涨的助益下,国内钾肥、磷肥企业2021年及2022Q1业绩高增。此外,伴随着国内磷肥出口限制的逐步放开,国内磷肥行业头部企业将充分享受国际价格红利,助力业绩进一步抬升。
4、俄罗斯为全球天然气生产和出口第一大国,俄乌地缘政治冲突升级之后,欧盟国家对俄罗斯天然气出口进行制裁,致使天然气价格大涨。2022年3月底,俄罗斯总统普京宣布天然气需以卢布结算,不合作国家将面临天然气断供风险。若欧洲天然气短缺,那么欧洲化工品短期供给或将严重受限,进而推升化工品价格。我们认为相关化工品中,最先受到冲击的将是维生素和聚氨酯,此外抗老化助剂等精细化工产品也将受到影响。维生素方面,帝斯曼和巴斯夫等欧洲企业VA和VE产能占比接近40%;聚氨酯方面,欧洲MDI和TDI产能的全球占比接近30%,若天然气短缺影响欧洲维生素、聚氨酯供应,将促使维生素和聚氨酯产品价格大增,对国内维生素与聚氨酯生产企业形成明显利好。在抗老剂方面,巴斯夫因能源和原料问题宣布调价+15%,国内抗老剂企业产品价格有望同步跟涨,增厚公司经营业绩。
5、“十四五”我国能源转型进入重要窗口期,大力发展低碳可再生能源。碳中和背景下,全球能源格局正在重塑,我国也步入了能源结构转型重要窗口期。“十三五”时期,我国能源结构持续优化,低碳转型成效显著,“十四五”时期是我国为实现“双碳”目标打好基础的关键时期。我们建议关注“风”“光”“氢”“锂” 四大低碳可再生能源方向:(1)风能:风电碳减排潜力巨大,有望成为规模最大的可再生能源。风电行业的高景气将会大幅带动碳纤维、聚醚胺、环氧树脂、结构胶和芯材(夹层材料)的需求。(2)光伏:受益于政策推动、技术成熟和规模效应,光伏发电成本持续降低,产业快速发展。光伏行业快速发展,将大力拉动硅类材料增量需求。(3)锂电:利好政策频出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磷酸铁(锂)、隔膜、电解液需求持续快速增长,利好行业龙头发展。(4)氢能:伴随着政策推动和技术进步,我国氢能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增。根据我们预测,2050-2060年期间,我国氢能需求量将突破1亿吨,市场规模将达万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