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新社17日在北京举行“国是论坛:2023年中经济形势分析会”。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京津冀房地产研究院院长赵秀池在此间表示,上半年楼市先扬后抑,商品房销售量虽然下降,但是销售额是增长的,而且个人按揭贷款是增加的,后续仍然需要耐心、信心,通过政策导向给与房地产市场支持。今年二三月份,楼市较快复苏,不过,四月至六月份,复苏节奏明显放缓,房价下跌的城市数量持续增加。赵秀池认为,这种现象是短暂的,上半年,各地因城施策出台了很多政策,一些过时、从严的限购、限贷、限售政策等纷纷调整,各地楼市表现不一。从定位来看,赵秀池强调,新时代下房地产业仍然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产业。我国房地产业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房改”发展起来的。当时提出两点论:让房地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让住房成为消费热点。
2、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在会上指出,从中长期来看,我国房地产市场正从过去的高速发展转向平稳发展。
3、70个大中城市中,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城市个数减少,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城市分别有31个和7个,比上月分别减少15个和8个。
4、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表示,支持和鼓励商业银行与借款人自主协商变更合同约定,或者是新发放贷款置换原来的存量贷款。
5、深圳出台“7·15楼市政策”,开启限购、限售、限贷等全面严调控堵漏洞时代,也被市场称为深圳“史上最严”楼市调控。3年过去,深圳楼市经历了大变化。在业内人士看来,当下楼市调控又有哪些调整的空间。